随着东南亚逐渐崛起为低成本制造业中心,中国的纺织OEM厂商在全球订单竞争中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然而,尽管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地缘政治的不利因素,像嘉绘美这样的行业领导者依然凭借其技术壁垒、先进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垂直整合的产业生态系统,持续与顶级品牌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纺织制造商如何通过在精密工程、可持续实践以及细分市场专业化(尤其是在功能性服装、多层旗帜和高科技配件等复杂产品类别)方面的创新,来应对来自区域竞争对手的挑战。对于那些正在权衡成本与品质的品牌而言,理解这些战略优势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他们选择能够在可负担性与卓越品质之间实现完美平衡的OEM合作伙伴。
东南亚的吸引力在于其较低的工资水平(比中国低30-50%)以及对西方市场的出口关税优势。然而,这些成本节约往往伴随着一些局限性:
相比之下,嘉绘美的客户则受益于中国成熟的纺织工程生态系统。在这里,数十年的研发投入优化了从纱线拉伸强度到抗紫外线油墨配方的每一个细节。
当东南亚工厂还在依赖手工作业处理精细工序时,嘉绘美的工厂已经采用了:
这些先进技术使嘉绘美能够承接那些常被东南亚竞争对手以“过于复杂”为由拒绝的设计,从而赢得了高端市场的合同。
与东南亚分散的供应链不同,嘉绘美占地5000平方米的园区内设有:
这种一体化模式使得10,000件订单的交付周期缩短至25天,比东南亚的跨境生产模式快30%。
嘉绘美在东南亚缺乏专业技术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品牌方更看重这些专业能力,而非微薄的成本节约,因为产品缺陷或交付延迟对利润的侵蚀远超OEM费用本身。
某生活方式品牌曾将其30%的帽子生产转移到越南,但面临刺绣不均、延迟交货和颜色不匹配等系列问题。通过将订单整合给嘉绘美,他们实现了:
尽管单位成本高出12%,但该品牌通过减少浪费、加快周转和提升品牌价值,每年节省了200万美元。
东南亚相对薄弱的环保基础设施使其难以完全符合欧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嘉绘美则通过以下措施应对:
这些投资不仅符合品牌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目标,也避免了因合规问题而产生的高昂代价——这对东南亚供应商而言是一个日益增长的风险。
为了保持主导地位,像嘉绘美这样的中国OEM厂商正在以下领域加倍投入:
凭借31年的专业经验,嘉绘美代表了中国新一代OEM模式:集技术专精、可持续规模化生产与客户为中心的灵活性于一体。我们拥有300多名工程师、15项专利生产工艺和垂直整合的生产园区,确保品牌方收到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可以直接投放市场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为世界杯生产50万面旗帜的大订单,还是500件奢侈品毛巾的试产。面对东南亚的崛起,我们证明了持久的OEM价值源于技术壁垒,而非廉价劳动力。